【培训动态】厦门国际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

2021/10/13
厦门国际银行会议室
2021年10月13日下午,银楷教育为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银行业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两个主题展开培训,培训圆满成功,受到行方高度认可。
项目背景
各家银行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教工作一直在推进,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却一直没有间断,投诉内容涉及业务众多,例如信用卡、电子银行安全、理财与代销产品纠纷、电信诈骗、信息泄露、盗刷事件等。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事关金融风险防控,银楷教育聘请行业大咖,根据银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棘手的案例开展本次培训,为厦门国际银行进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抓手。
培训回顾
培训开始,老师介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1号),其中许多政策条款对于银行加强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受到厦门国际银行众领导的高度重视。


随后老师讲解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行业标准的通知》(银发{2018}243号),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诉数据统计与报送、完善保障措施、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各级机构强化监督管控五个方面着手推进标准实施工作。

课程中老师引用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关于银行与金融消费者之间发生的热点新闻,新闻中展现了国家针对部分银行侵害金融信息安全做出的严厉惩罚,学员再一次认识到保护消费者金融信息安全,以及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明确了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定的必要性,这是打击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的迫切需要;是明晰金融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规则,在倾斜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协调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监管的需要;是更好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预期的需要。

随后老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问题展开说明,主要说明了金融消费者范畴、个人金融信息、消费者金融信息、对银行的考核评价制度及诸多银行遇到的典型案例。
其中案例包括:非法贩卖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未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导致消费者金融信息泄露、机构实际承担的义务低于在营销宣传活动中承诺的标准、利用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审核或者备案程序误导金融消费者等。
这些案例都是银行在办理日常业务中实际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老师对这些问题具体解决方法给出了指导意见。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了解了关于银行业如何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权益的工作要求,明确了银行如何做好消保工作,让员工、客户、股东和银行之间更加紧密。
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培训,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诉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使银行金融管理部门及早识别、发现、预警和处置全行业共性问题和风险,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客户反馈

培训结束后,厦门国际银行高层领导与我方讲师展开热烈讨论,咨询了关于自身发展中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老师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建议。
本次培训圆满结束,受到行方领导及学员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