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信贷分析师】第十二讲·银行信贷管理的趋势
我国银行业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吸取国外同行的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银行信
货管理的新趋势。
1.建立权力制街的信货组织管理依制
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期,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遵循信货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强化信货部门内部楂向制约机制作用。一是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货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问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地内耗。
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市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收持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滑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置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
还可设置信货政策管理部门,专门鱼责制订地区性信货政策、草拟信货文件,与信货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货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凤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货管理的新趋势。
2.强化激与升重的信货管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货经营普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3.树立民险管理理念是信货管理的心
客观评价银行信货风险,改变信货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4.建立审慎会计原则的采账准备金制度
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谨慎经营和市慎会计原则的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和冲销制度。近年来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新加大,但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严重后。目前商业银行的货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的,而贷款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仍不能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累积风险。
因此,尽快改革我国银行业呆账准备会制度已剂不容缓。首先可适当提高普通呆账准备金水平。可以规定按银行年末贷款总余额1一3%的范围实行差额提取,在浮动范围内,由各银行根据经济发展、贷款总量、构成,构成以及预计失情况等,自主决定提多提少。其次,提取普通准备金的基唱上。分类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人民银行应要求各银行在统一的分类指导原则下,按照五分类结果,对各类不良货款提取适度水平的专项呆账准备金。在商未获取经验数据的初期。可参照国际标准,对次级,可疑和失类货款分别计提25备50和100%的呆账准备。第三,放宽呆账核销条件,简化呆账核销程序、逐步建立呆账准备自主使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