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信贷分析师】第十三讲·制定商业银行信贷政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国家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
作为一个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词节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组合对商业银行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信货管理政策有着直接影响。育业银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要落实和传导机构,这两方面的政策是育业银行制定自身信贷政策的最根本的依据。
2.产业政策及区城经济结构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杜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顶的各种政策总和。能弥补市场缺陷,有限配置资源,保护民族产业的平稳成长。商业银行在运营期内,将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制定不同的信贷管理政策,引导信货资金平稳安全地退出夕阳产业、逐步进入优势产业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从而起到资金扶持的效用。区城经济结构代表着一个区域的产业组合、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独特性和专项性。商业银行在总行的层面,将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大育景,结合各个区域的经济特点,适度调整特色产业信货管理政策,确保各分支机构在信贷业务开展中,有针对性地为各个区域的特色经济提供特色化的信贷服务。
3.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基础,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提供法律保护的同时,也避免了因违章经营带来的资金风险。除一般遵循的法律法规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外汇管理条例》等,涉及信贷内容包括开办贷款业务机构资质、贷款用途、借贷双方基本权利义务、禁止贷款对象、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支付管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存贷及相关财务比率等方面。中国银监会出具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是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的全过程规定,可以总结为三大精髓: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协议承诺、实贷实付和七大要义: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罚则约束。加上银监会近年来陆续出台信贷业务方面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引,对贷款管理提出了详细的监管要求。此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创新业务,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从各自的角度,一直在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指引,都是商业银行制定自身信贷政策需要考虑的法规因素。
4.银行股本结构及股东的要求
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将以盈利和风险控制为主要目标。由此而来,银行本身的股本结构及股东的要求,就成为银行信贷管理政策制定时须考虑的因素。信贷管理政策的制定,既要满足银行股本金对风险防范的需求,又要满足股东对投资回报的期望,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理念,股东是商业银行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为了满足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性,股东意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政策的制定方向。
5.经济周期和银行本身的经营目标策略
国民经济运行总是伴随着上行和下行相结合的周期,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度不一,各行业的盈利水平也不尽相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政策也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不断调整,这其中就需要银行本身的经营目标策略与经济周期相契合,在两者的不断契合过程中,动态调整信贷管理政策,以最终得以实现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