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信贷分析师】第十四讲·商业银行银贷政策的层次和主要内容
1.涉及商业银行根本经营目标的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的根本经营目标在成立伊始就明确记载在其公司章程,并经由股东大会形成决议,详细记载了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政策、特别是信贷管理政策,是商业银行成立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若遇商业银行重大调整事项,例如政策制度变更、经营目标调整等均须通过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讨论,并形成统一决议,经由法律文本对外公布。
2.遵守监管规范性的信贷政策
为了遵循有关政策法规和监管规定,商业银行会就关联交易、绿色信贷、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基本授权涉及信贷方面的内容出台相应的政策,这些信贷政策相对比较稳定,短期变化较小。如:中国银监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框架下,为了有效监管,指导商业银行积极有效得开展信用风险计量分析,做好风险防控,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内部评级法的监管要求,强调商业银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须健全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二是须经过监管部门的技术检验和正式批准。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一系列办法就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的信贷政策。
3.银行经营层面的信贷政策
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盈利目标而展开的。为了实现该目标商业银行须参考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制定自身经营的长远战略规划、短期经营计划等纲领,以便目常经营管理活动得以有序进行。另外,为了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还须制定基本信贷政策以及行业信贷政策等指导性文件。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的长中短期经营日标,区城行业信贷政策。一个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具备相对稳定性,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来确定,但基本包括上述三个层次。
【资料3-1]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一种用于外部监营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对同一类风险类别采用统一的算法,即将一组特定的风险要素转换为最低资本要求。同时,内部评级法强调评级模型和评级数据的结合,其提供的造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等关键性量化指标在商业银行信货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和凤险预警等均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也是商业银行制定信贷管理政策的重要基础。